能源革命技術方向的選擇一定要與經濟性結合,算清能源革命的“經濟賬”。要讓不同的能源都能因地制宜高效利用,切忌異想天開、脫離實際。
“我國能源轉型發(fā)展進程中,走向清潔低碳是必然趨勢,保障能源安全供給是根本任務,提高能源生產與消費的效率是重要內涵。要實現(xiàn)我國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,是一項十分緊迫、十分艱巨的戰(zhàn)略任務,也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(tǒng)工程,必須科學規(guī)劃,制定好不同時期的發(fā)展目標、重點任務和實施路徑。”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近日表示。
劉吉臻指出,面向2035年的能源發(fā)展戰(zhàn)略思路為“化石能源清潔化、清潔能源規(guī)?;?、多種能源綜合化”。“這三者相輔相成,既不能相互割裂,也不能各自為政、怱略相互的支撐作用。其中,值得注意的是,能源革命技術方向的選擇一定要與經濟性結合,算清能源革命的‘經濟賬’。”
十九大報告指出,要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,構建清潔低碳、安全高效的現(xiàn)代能源體系。劉吉臻強調:“現(xiàn)有技術條件下,能源轉型的‘經濟賬’一定要算清。能源轉型過程中,技術必須和經濟結合起來,先進的技術也需要合理的經濟性。”如果儲能技術有突破性進展,那能源革命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。
化石能源清潔化、清潔能源規(guī)?;⒍喾N能源綜合化
同時,劉吉臻指出:“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是采取‘集中開發(fā)、遠距離輸送’與‘分布式開發(fā)、就地消納’并舉的發(fā)展模式。”中國工程院《我國未來電網格局研究(2020年)咨詢意見》指出,隨著我國西部產業(yè)發(fā)展和東部清潔能源的開發(fā),東部和西部源荷不平衡程度將降低,“西電東送”規(guī)模會出現(xiàn)拐點。未來中東部電力負荷供應將形成“西電東送+海電西送+本地傳統(tǒng)能源+就地分布式新能源”四足鼎立的局面。
在終端消費側,劉吉臻認為,再電氣化是我國能源轉型的根本路徑,應大力實施電能對終端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,即“以電代煤、以電代油、以電代氣”。
數(shù)據顯示,截至2019年底,我國電力占終端能源消費占比為26%。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預測,2050年電力在我國終端能源的比重將增長至47%。據了解,電氣化水平每增加一個百分點,單位GDP能耗可減少2到4個百分點。2019年我國單位GDP能耗為0.49噸標準煤/萬元,是發(fā)達國家的2倍。
劉吉臻指出:“解決人類未來的能源問題將依賴新能源電力,新能源電力安全高效的生產與利用將是新能源時代永恒的主題?;茉辞鍧嵒悄茉崔D型的基礎,清潔能源規(guī)?;?/span>是能源轉型的核心。”
“綠色革命,既要算好‘經濟賬’,又要具有高效率。目前能源轉型,包括實驗室做研究,應該緊緊圍繞目標展開行動,讓不同的能源都能因地制宜高效利用,切忌異想天開、脫離實際。”劉吉臻說。
掃碼申請加入
農村清潔取暖賦能交流群